合作活動 – 無聲排長龍

合作活動 - 無聲排長龍

人數:5-10人
時間:約15-20分鐘
道具:一副撲克牌(可視人數增減)

遊戲規則:
1. 準備階段
– 工作員先將撲克牌洗勻
– 每人發一張牌,不可讓他人看見
– 所有人圍成一個圓圈站立

2. 遊戲玩法
– 限時5分鐘內完成
– 全程不能說話或發出聲音,也不能用非語言方式溝通(手勢、眼神等)
– 需依照牌面數字從小到大順序出牌
– 出牌時需將牌面朝上放在地上/桌上中央
– A視為1、J為11、Q為12、K為13

3. 勝利條件
– 在時間內完成由小到大的排序
– 若有人出錯(順序不對),全組重新開始

帶領技巧:

1. 開始前:
– 解說規則時可用示範的方式
– 確認所有人都了解規則
– 可先進行一輪練習

2. 進行中:
– 觀察組員互動情況
– 計時並適時提醒剩餘時間
– 注意是否有人違反規則(說話)

3. 結束後討論引導:
– 如何在不能說話的情況下溝通?
– 團隊是如何建立默契的?
– 遇到哪些困難?如何克服?
– 活動中學到什麼?

變化版本:
1. 增加難度:
– 縮短時間限制
– 每人發2-3張牌
– 加入花色排序要求

2. 簡化版:
– 只用數字牌1-10
– 延長時間限制
– 允許簡單手勢溝通

活動反思重點:
1. 非語言溝通的重要性
2. 團隊合作與默契
3. 觀察力與專注力
4. 解決問題的策略
5. 面對壓力的調適

《公共品德教育活動的應用》

#### **活動目標**
1. 體驗在無聲的環境下進行合作,學習如何在有限條件下解決問題
2. 培養團隊精神,理解每個人在群體中的角色與責任
3. 反思在公共場合如何透過觀察與自律,維持良好秩序

### **帶領流程**

#### **第一部分 準備與規則說明**
1. 帶領者將所有參加者集合,介紹活動目的,強調團隊合作的重要性
2. 向參加者示範如何進行遊戲,例如如何拿牌、出牌,以及如何保持安靜
3. 確保所有人理解遊戲規則,包括不能說話、不能使用手勢、不能透過眼神提示
4. 可進行一次練習,以降低不熟悉遊戲規則帶來的焦慮

#### **第二部分 遊戲進行**
1. 發牌後,所有參加者站成圓圈,確保彼此的牌不被看到
2. 計時開始,參加者需透過觀察與自我調整,依照數字大小順序出牌
3. 若出錯,則整組需重新開始,鼓勵他們找到更好的方法去配合
4. 觀察組員是否有人因無法溝通而感到焦慮或迷失方向,適時給予鼓勵

#### **第三部分 討論與反思**
1. 討論遊戲中遇到的困難,如無法說話時的焦慮、無法確認自己的順位等
2. 引導孩子思考在日常生活中,是否曾經遇過無法直接溝通的場景,例如在公共場合需要保持安靜時,如何用適當的方式表達自己
3. 讓參加者分享他們如何在沒有語言的情況下建立默契,以及什麼方法讓整個團隊更有秩序
4. 反思如果在公眾場合(如學校圖書館、餐廳、地鐵車廂)每個人都想說話或打破規則,會帶來什麼影響

### **帶領技巧及重點**

1. **讓孩子體驗「無法說話」的挑戰**
– 這個活動的核心在於體驗非語言合作的難度,讓孩子深刻感受到如果每個人都不遵守規則,團隊將無法成功
– 當參加者因無法用言語交流而感到困難時,讓他們自己探索方法,而不是直接給予提示

2. **強調公共場所的品德教育**
– 透過活動,孩子可以理解在公共場合,適當的行為和秩序如何幫助整體運作順暢
– 問孩子:「如果在圖書館每個人都隨意講話,會發生什麼事?」、「如果在車廂內每個人都很大聲,會對其他人有什麼影響?」
– 讓孩子明白,即使在沒有明確溝通的情況下,也可以透過觀察他人的行為來做出適當的回應

3. **引導孩子思考「團隊合作與責任」**
– 問孩子:「如果你是第一個出牌的人,你有什麼責任?」、「如果你是最後一個,會如何影響團隊?」
– 這樣能讓孩子理解,無論在哪個位置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,而公共場合的禮儀也需要每個人共同維護

4. **鼓勵孩子觀察與專注**
– 透過活動讓孩子培養耐心與觀察力,理解在公共場合時,適當觀察環境可以幫助自己做出正確行為
– 問孩子:「在這個遊戲裡,你是如何知道何時該出牌的?」這能讓他們聯想到,在公共場合也需要先觀察,再做適當的行為

5. **讓孩子聯想到日常生活**
– 舉例在日常生活中,什麼時候需要保持安靜(如考試時、醫院、戲院)
– 問孩子:「如果今天有一位新朋友來參加這個遊戲,你會如何教他?」讓孩子自己解釋規則,強化他們對公共秩序的理解

### **活動總結**
這個活動不只是團隊合作挑戰,更是一個關於公共品德教育的體驗。透過限制語言溝通,孩子能親身體會規則的重要性,也能學習如何在沒有語言的情況下進行合作。在討論環節,孩子將能夠理解到公共場所的秩序需要每個人的自律與配合,並且能夠將這份學習延伸到日常生活之中,成為更有責任感的社會成員。

更新於2025年2月25日